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野生鸟 > 鴷形目 > 大黄冠啄木鸟

大黄冠啄木鸟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0-05-23
大黄冠啄木鸟

(摄影:鲁北剑)

中文学名:大黄冠啄木鸟

拉丁学名:Picus flavinucha

命名者及年代:Gould,1834

英文名称:Greater Yellownape

种属:鸟纲 > 今鸟亚纲 > 鴷形目 > 啄木鸟科 > 绿啄木鸟属 > 大黄冠啄木鸟 > 8亚种

描述:体大(34厘米)的绿色啄木鸟。大黄冠啄木鸟的雄鸟额、头顶和头侧暗橄榄褐色,额和头顶缀有棕栗色,枕冠金黄色或橙黄色,整个上体和内侧飞羽辉黄绿色,初级飞羽黑褐色,除翼端外,概具宽阔的深棕色横斑;内侧飞羽外翈绿色,内翈黑色,具深棕色横斑。其余两翅表面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基部羽缘绿色。颏、喉柠檬黄色。前颈褐色沾绿,杂有白色条纹。胸暗橄榄褐色,其余下体逐渐转为橄榄灰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喉栗色,下喉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与黄冠啄木鸟的区别在头部无红色。

大黄冠啄木鸟

(摄影:北京老玩主)

啄木鸟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粘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这样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

虹膜-近红;嘴-绿灰;脚-绿灰。

叫声:慢声的chup或chup?chup继以断续的急音。

大黄冠啄木鸟

(摄影:北京老玩主)

生活习性

喧闹惹眼的啄木鸟,有时以小家族为群活动。留鸟。主要以昆虫为食,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和浆果。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往返于树干间,沿树干攀缘和觅食,有时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飞行呈波浪式。每天清晨,大黄冠啄木鸟就开始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粘液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它还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昏头转向,四处窜动,往往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这里的啄木鸟擒而食之。它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广西、福建和海南岛。

大黄冠啄木鸟

(摄影:徐昆尧)

分布状况:罕见于海拔800~2000米的亚热带混交林、松林及次生丛。指名亚种于云南西部;lylei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南部;styani于广西南部及海南岛;ricketti于四川南部及福建中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树洞中。多选择腐朽的树干凿巢,巢洞由雌雄亲鸟自己啄凿而成。巢洞距地高一般为1.5-6m,多在3-5m之间。每窝产卵3-4枚,有时少至2枚和多至5枚。卵白色,大小为26-32mm×21-24mm。雌雄轮流孵卵。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上一篇:黄冠啄木鸟

下一篇:花腹绿啄木鸟

相关文章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