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 花卉诊所 > 病害防治 > 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0-1-1
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竹秆被害后,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发病重的竹子可能枯死。被害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

分布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发生特点 病菌以不成熟的冬孢子或以菌丝体在竹秆黄斑中越冬。菌丝体又可在活组织中存活多年,每年表现黄斑,井产生冬孢子和夏孢子。靠夏孢子随风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展。竹林中新老竹子均可当年发病。病害在生长过密、湿度大、不通风、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里容易发生。

症状 以2~3年生竹秆上最明显,主要发生在基部、下部和中部,严重发病区可蔓延至小枝;4~5月竹秆产生黄褐色至暗褐色粉质状突起,椭圆形至条形,是夏孢子堆,脱落后,病斑呈黑褐色;8月在老病斑外侧出现黄斑;9~10月至翌年2~3月产生不易脱落的橙黄色毡状物,不断增多,呈椭圆形、长条形至不规则形,是冬孢子堆,遇雨水后吸水膨胀,反卷脱落;4~5月脱落后,又产生黄褐色粉状物(病菌的夏孢子堆)脱落后受害部位为黑褐色病斑,以后在病斑周围又可产生冬孢子堆,病斑逐年扩大,绕竹秆一周后,病部以上竹秆枯死。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但对竹子无侵染能力。夏孢子堆1年只产生1代,必须在冬孢子堆下形成,如果在早春期间人为的刮除孢子堆,则当年就不能形成夏孢子堆。该病由夏孢子于每年5~6月借助气流传播侵染健康的竹子,潜伏期可长达7~19个月地势低洼、湿度大的竹园发病较严重。

病菌的苗丝体为多年生的,在寄主体内长期存恬,逐年发展,每年产生夏孢子侵染新竹。由于新竹上产生的冬孢子堆在大小或数量上均比老病竹上产生的冬孢子堆要小且少,加上潜育期长,发病部位又近基部,不易觉察,故过去误认为新竹是不受侵染的。

病原 病原为真菌,皮下硬层锈菌(Stereostratum cor-ticioides),真菌担子菌亚门、冬孢纲、锈菌目中的竹毡锈菌(PucciniaCortocopodes Berk. et Br.)。夏孢子近圆形至卵形,边缘具小刺状突起,淡黄褐色至近无色,单细胞,;冬孢子亚球形至广椭圆形,两端圆,双细胞,淡黄色至无色,横隔处稍有缢缩,表面平滑,柄细长,淡色至无色。

发病规律 病菌在竹秆上只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以茵丝在竹秆上存活多年;夏孢子只侵染当年新竹,传染期从4月中、下旬开始,传染盛期是5月至6月中旬,此时为新竹出枝展叶期,侵入后潜育期长达7~19个月;因新竹的症状出现晚,病斑小,易被忽视,2~3年生竹秆症状明显。凡地势低、湿度大的竹林发病重。竹种间抗病性差异大,淡竹、紫竹、白哺鸡竹等易感病,碧玉间黄金竹抗病性较强,刚竹、桂竹等不发病。

12

上一篇:竹丛枝病

下一篇:紫荆枯梢病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